网站首页
|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下载
|
学前教育维普原创论文
|
学前教育万方原创论文
|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
|
学前教育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幼儿教育论文网
->
学前教育免费论文
-> 论幼儿攻击行为背后的语言(二)
论幼儿攻击行为背后的语言(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当孩子开始动手打人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他是在表达他的的需求,有些是生理方面身体不舒服,精力太充分无处发挥;亦或是心理方面的安全感缺失,需要被关注,引导,陪伴;当孩子开始打人,他们不过是内心有太强的无力感和无用感,他们错误地想要通过欺侮他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希望与大家和平共处的,他们只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安,用一种错误的张扬的方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而往往我们都止步于孩子“凶悍”的行为上,不再深挖,放弃倾听孩子那片柔软的心声。
陪孩子在沙坑或者公共区域玩的家长们,很头疼的事情就是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有的孩子属于“攻击性”一方,有的属于“被攻击”的一方。几个回合下来,家长们心里免不了不愉快,要么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总是这么丢脸呢,总是伤害别人;要么觉得,怎么自己的孩子这么没用呢?总是受欺负,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办呢!在面对孩子打人这一类“挑战性行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但是要接受的是,他们有了某些坏的行为”,我们成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我们需要想办法帮助他改变这些坏的行为,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守护者。守护者不仅要会爱,还要会指引他知道他哪些行为是错的,是需要改变的,需要听到孩子攻击行为背后发出的无力的求助声,他们也需要被理解,被呵护,被看到!
简而言之造成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
1.生理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打架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所以,通常男孩比女孩的打架行为多,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当然,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打架行为。
2.心理因素的影响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打架行为。
3.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有的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与同伴交往中,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生了打架行为,还有的家长经常采取恐吓、打骂的教养方式,结果造成孩子模仿。
面对孩子攻击行为问题,我们可以:
1.智性客观的分析孩子打架的行为,积极引导,帮助孩子纠正打架的坏习惯。与其打骂孩子或者讲道理,不如多陪陪孩子,带孩子多做一些发泄体力的运动,多与孩子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每当孩子有打人举动的时候,温柔地握住孩子的手,简单地告之“不可以”就好,主动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适当的情感表达模式,并不断地强化。
2.主动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教孩子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跟孩子玩布娃娃,让孩子拍布娃娃睡觉,给布娃娃盖被、喂布娃娃吃奶等。
3.经常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学习互相游戏,团结协作。养小金鱼等小动物,种花,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兴趣。
4.要经常跟孩子互相沟通,陪孩子一起游戏,不要让孩子一人独自游戏。经常逗孩子笑,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亲子活动),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6.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很重要。父母能够少些焦虑、愤怒、责骂,从容面对,没有严厉批评,更不能粗暴制止,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强制性管制,只会强化孩子的打人行为,可以等孩子平静以后再跟孩子讲道理,相信一定会带动孩子更好地改变。
总而言之“理解孩子”坦然的面对和接受孩子打人行为,给予孩子回应,该怎么解决问题,例如道歉,而不是狂风暴雨般的情绪反应。
“言传身教”即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我们作为成为有义务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模仿成长的健康环境。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有一个精彩友爱的童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仍旧相信孩子就是天使,只不过天使也有迷路的时候,它需要一个路牌去提醒他们怎样归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论幼儿攻击行为背后的语言(二)
......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大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
下一篇
:
论幼儿教师怎样介入幼儿自由选择..
Tags:
幼儿
攻击
行为
背后
语言
2022-12-02 17:24:09【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学前教育万方原创论文
学前教育开题报告
学前教育论文下载
学前教育维普原创论文
学前教育免费论文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