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84
幼儿说谎的成因与对策 [摘 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抵御挫折有密切关系。所以,在这一阶段,正确对待和干预幼儿说谎行为,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试分析幼儿说谎的主要形成原因,研究对策,旨在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说谎 成因 对策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5岁以下的幼儿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做家长的都发现,幼儿到了三四岁时,特别爱编瞎话。家长怕幼儿从此染上说谎的恶习,因此很着急。“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家长的谁不希望自己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该如何帮助幼儿摆脱撒谎的不良习惯呢? 其实,说谎是幼儿三四岁左右时特有的现象。 作为成人,首先应当认识到,一个人每次说谎的动机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处理说谎事件时必须正视每一次说谎事件,只有判断准确,才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分析原因、客观对待 说谎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恶劣的品质问题。但对于幼儿来说,“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质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心理因素来分析,幼儿说谎大致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大类。 (一)无意说谎 这是由幼儿的心理展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现实与想象的混淆 由于幼儿想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幼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端着空杯子,假装喝水:“妈妈,你看我喝得多干净!”或者到了晚上,不进被窝,非说被窝里有老虎。你说没有,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