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20
减轻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研究 [摘要] 分离焦虑是指失去安全感而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是一种情绪效应。刚上幼儿园的幼儿普遍存在这种焦虑情绪,但是他们表现的方式各部相同,有暴躁型、波动型、恋亲型、忧郁型。解决孩子分离焦虑针对不同孩子,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要体谅孩子的心理感受,了解孩子不同的情绪反应,针对焦虑的强弱程度,分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促进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分离焦虑 情绪效应 金秋九月,应该是天气舒爽,心情畅快的好时月,但是在幼儿园里却迎来了又一批孩子焦虑的哭闹声,这是由分离焦虑所致。分离焦虑实际上是离开主要依恋者,失去了安全感。一个人第一次独自接触陌生人的时候,就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这时候他们丢失了所有的安全感,表现得十分恐惧、焦虑。只能用自己最强烈而又无助的表达方式——哭,来反映。面对这样的哭闹,老师们发愁,家长们伤心,于是乎幼儿园里大家都盼着,盼着这个九月能够匆匆地结束,还大家一个清静。 “这么多哭闹的孩子……有什么办法?”,人们总会问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回答是:“没什么办法,怎么让他不哭就怎么办。”当然我们不能误解,是不择手段地让孩子停止哭,而是说明方法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 如何减轻幼儿分离焦虑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实,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里,能重新找到安全与关注,那么他就会相信这个社会是可靠的,没有依恋人时刻陪伴他也是安全的,也有人关注他,也就顺利地渡过了分离焦虑期,建立勇敢、积极、自信的品质。反之,分离焦虑就会跟随人很长时间,只要遇到不顺利就想回到自己家人身边,形成懦弱、消极、自卑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对幼儿阶段,对整个人生都会有影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顺利渡过分离焦虑期的重要性,把握幼儿分离焦虑的特点,努力寻求减轻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一、分离焦虑期幼儿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分离焦虑是指失去安全感而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它作为一种情绪效应,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从实践来看,刚入园时,每个孩子都有分离焦虑,都会哭,但是哭的方式和时间长短,会各不相同,这就说明,不同类型的孩子对分离焦虑产生的情绪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把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孩子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暴躁型 一般脾气急躁,但他们比较爽快、干脆,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强,闹过之后很快能平静下来。表现为:入园第一天,老师从家人手中接过他时,他就又哭又跳的,还用小脚踢老师呢!然而半小时不到,就安静下来了,并且没有反复的现象。 2、波动型 一般较情绪化,容易被新的环境所吸引,但时间不长就想回家了。如:入园第一天,妈妈带她来园时,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哭哭啼啼,而是好奇地玩起桌上的积木,然后东走走,西看看,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幼儿园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好玩,于是刚才那甜甜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哭着要回家。 3、恋亲型 独立性较差,一般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长辈过分的宠爱,他们极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很难独立地过集体生活。如:有的孩子第一天来园,未进班就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妈妈也不放心的样子,对她说“你别哭,我再陪你一会儿。”此时,她的哭声稍稍停息,当她妈妈看她不哭准备离开幼儿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