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84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
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盥洗,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 我认为,幼儿从家庭
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
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儿
园的生活。在幼儿园,上述生活琐事都需孩子自己动手,老师只是在孩子独立完成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
导。孩子若是什么都不会,样样都要依赖老师,就很容易感到自己的无能与无助,产生挫折感,加重分离焦虑的
程度。在幼儿园培养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
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
宝宝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一、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
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和独立能力呢? 第一,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
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第二,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最好有
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第三
、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
,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第四,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
,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
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
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
,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二、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认为,很多家庭里,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
或监护人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或监护人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或监护人会给穿衣服等等),我们教师
或家长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
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再如在语言活动(
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例如:我们班的小朋友刚来时不会吃饭的人很多,有好多小朋友要老师帮助,但是要让不会吃饭的小朋友仔细的
看,争取学会,会了方法,下次要让他们自己来做,好吗?老师知道你们小朋友都很棒的。万婴跟踪育儿指南1
-3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小朋友的自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老师适当的
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
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三、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我们教师在幼儿园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
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
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托班育儿知识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
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如何刷牙
以防长蛀牙虫时,我们就教给了幼儿一首蛀牙虫的歌,时时提醒幼儿每天早晚刷牙,而且让小朋友亲自示范正确
的刷牙方式,小朋友都认真仔细的看,表现的很棒。 (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没层次的幼儿
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
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例如:我们班的幼儿年龄差异比较大,所以对年龄较大的
小朋友来说,自理能力当然不同。有的在自理能力方面表现特别棒,会自己穿脱整理衣服,会自己擦屁股等较难
的事情。而有的相对差一些,还需加强练习,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易到难,从简
到繁。 (三)、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
量等。如在吃饭的时候,像我们班许蓝总是会撒饭粒,经过老师的培养和练习,许蓝已经掌握了吃饭的技巧,进
步了很多。 (四)、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
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
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
辅以鼓励性语言(如幼儿园小班育儿“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
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