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629
论幼儿爱心、同情心的培养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在社会领域中对幼儿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是家庭、社会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幼儿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幼儿性格逐渐形成的时期。 [关键词] 幼儿爱心 同情心 培养 成功 爱心是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的优良品质,爱心教育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重要内容为,使人懂得能得到别人的爱,亦能爱别人;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并对其行动表现出关心、赞成、支持等情感。同情心在幼儿社会性品质中居核心地位,以情感动机的方式影响幼儿各方面品质和行为发展,是影响幼儿社会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情心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情心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为幼儿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以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是奠定幼儿人生幸福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