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640
浅议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果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托儿所、幼儿园是第一次"社会性断奶"的话,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则走向更加独立、更加丰富、更加多变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天地,"第二次社会性断奶"则更重要, 合理有效开展“幼小衔接”能够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小学的新生活和学习环境,顺利走向更加独立、丰富、多变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天地,因此,幼小衔接已成为幼儿园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但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模式和教学特点上的大相径庭,“幼”与“小”的过渡环节中的各项工作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幼小衔接 问题 对策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小衔接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上大相径庭,“幼”与“小”都往往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低年级在教育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了大量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进入了小学,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许多孩子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发现,孩子们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以致于学习兴趣迅速下降、自信心不断地削弱,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愿举手;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学生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还抱怨家里人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