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723
构建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国内幼儿园区域活动模式存在的弊端出发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主题式教育活动的推广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国内外已经倍受幼教专家及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关注。我们对国内现存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区域活动模式的弊端在于:区域活动模式单一。往往是在一个主要的集体活动结束后,安排区域活动时间。或者是在集体活动中按照需要穿插区域活动内容。区域活动参与对象单一。目前,国内的幼儿园以同龄编班为主,这就导致在区域活动时参与活动的对象均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活动中幼儿交往对象单一。在现有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一般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按照兴趣自由进行选择。因此,幼儿交往的对象仅限于自己班的同学,没有和异龄孩子交往的机会。
(二)从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模式的优点出发 1.开放性 首先指物质环境的开放性。活动材料的设置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要。其次指人际环境的开放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一起活动,他们之间既有同龄之间的互惠关系,又有异龄之间的互补关系,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了富有变化的环境基础。再次指教育的开放性。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活动区域,或以兴趣相同为一组、或以能力差异不大为一组,教师对幼儿实施开放式个别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