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70
论幼儿的入园准备 [摘要] 入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孩子将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幼儿园又会安排怎样的课程和活动来迎接新生的到来?本文从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对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做了深入阐述,并论述了幼儿入园前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使家长能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帮助幼儿适应新的环境,共同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让孩子能更加顺利地进入幼儿园。 [关键词] 幼儿 教师 入园准备 一、前言 根据新《纲要》规定,年满3周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如愿接受正规的教育。这时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能自己用勺吃饭,也能用简单的语句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望、情感,并和别人交谈。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3周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父母应及时将孩子送进幼儿园,让他们接触第一个社会,接受系统的、基础的全面发展教育。 在我所处的幼儿园中,入园前的孩子在家中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带着,教育的成分不多,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他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等相对缺乏。而在幼儿园中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更符合幼儿成长的环境,配备了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在幼儿园中,一向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并且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度过的。在这种相处的过程中,幼儿学会尊重、服从同伴,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从而形成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进而形成了儿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幼儿园是一个小集体,在这个由老师带领的小集体中,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幼儿入园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儿童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双重任务:第一,他必须乐意来园,愿意和幼儿园里的人来往,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物质材料;第二,他必须克服一些矛盾心情,即减少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依赖,才能愉快的在幼儿园为他提供的新天地里生活,并在那里追求可能得到的新的满足。他必须适应与亲人分离,自由行动,高高兴兴地去探索那些可能成为他快乐源泉的、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还没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教师都有必要帮助孩子进行一系列的准备。 二、引起家长对幼儿入园的重视,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家长的心理准备 (1)、认识到刚开始时,孩子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 孩子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大部分孩子都会害怕这个陌生的环境、思念父母而不愿意去幼儿园。因此,家长要正视这个现象还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以为很不正常并且怀疑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2)、诚实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设法将哭闹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会采用哄骗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会影响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另一方面,无形中家长是在教孩子学会撒谎。 (3)、家人的意见、立场要统一。“开学之初一定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这样的想法应该是一家人的一致意见,并一起努力去做。如果家人有分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立场不坚定,聪明的孩子就知道了要向谁去求助。 2、促进幼儿对上幼儿园的兴趣,物质、心理两手抓。 (1)、用温馨的话语,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准备。 宝宝将要进幼儿园了,作为父母,要学会给予孩子鼓励:“哦,我们的小宝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一定会变得更能干的,我们真高兴啊!”“幼儿园里有爱你的老师,还有许多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