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68
试论亲子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 要]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安全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家庭建立亲子正向关系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亲子交往 心理发展 安全感 亲子正向关系
心理学界有定论:亲子交往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情感是学前儿童与父母相互交流情感的特殊反映形式,是子女对家庭能否满足自己生理,心理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正确地对待学前儿童的需要,适度地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进行的,伴随情感关系的交往过程。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亲子关系。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婴儿期的主导活动。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相对儿童来讲,处在亲子关系的主动地位,父母的想法、观念和行为对孩子产生极大影响,是幼儿安全感的建立和将来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一、父母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 初生的婴儿必须依赖外界的保护,婴儿饿了若得不到吃的,是非常可怕的。同样,两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大便被抽水马桶冲走、四岁的孩子看到卧室窗上摇晃的影子,或者东西被打破了、会动的东西不动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固定习惯改变等,都会觉得不安。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社会化过程也受到阻碍,还可能造成疑心病,成为刚愎自用的人。 幼儿若缺乏安全感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因此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对婴幼儿来说,父母亲的态度和行为应具有前后一贯性,这样,他们才能有把握地预测未来,也才会有安全感。儿童基于昨天什么行为被允许或得到赞许,他们便能推断今天的什么行为也会得到允许或赞许,他们对自己和未来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们必须明确,对儿童造成威胁的,并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自然灾变,而是周围的人尤其是负有养育责任的人的行为疏忽或失误。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为得到赞许,什么行为受到制止,并不取决于父母的一贯态度,而取决于父母此刻是否头痛或消化不良,取决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决于父母打麻将牌的输赢,那么,儿童深埋着的不安全感,是将来患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亲子交往中父亲的独特作用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母子交往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随着对有关离异、分居、单亲等家庭问题研究的深入,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乃至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独特之处。父子间的交往多为身体运动或新奇、刺激性的探索等操作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更具吸引力。所以,儿童一般从2岁左右开始,就倾向于同父亲一起游戏,并在游戏中玩得很活跃、很愉快,获得极大的兴奋和满足,并因此对父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使父亲成为儿童除母亲之外重要的安全依靠。在陌生或令人恐惧的情景中,父亲一样能够使婴幼儿平静、放松,减轻焦虑。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在独立、果断、坚强、自信、开朗、大方、宽厚、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占据优势,这些好的个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孩子学习积极的社交方式、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