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35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新思考 [摘 要]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仅仅包括绘画活动,还包括手工制作活动和美术欣赏活动,据调查发现,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及其教育方法都不及幼儿绘画活动,而幼儿手工活动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首先,除了教师要树立教育的新观念、新意识,还应注重学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是恰当的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策略使孩子通过手工活动中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手工制作方法 认识 思考 建议 信心 一、对目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教育方法的认识及思考 在幼儿园教学中,无论什么活动都必须围绕“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个核心,手工活动课也不例外。表面上手工活动侧重于技能教学,但每一节手工教学活动应该涉及到上述五个方面。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就一节教幼儿折纸飞机的手工活动课,谈谈我的体会。教幼儿折纸飞机,从活动的流程看,是让幼儿将一张纸通过自己的操作,变成一架纸飞机,是一种由甲事物变成乙事物的创造活动,能给幼儿成就感,所以折纸飞机的过程就是幼儿体验成功喜悦的过程—即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的手工活动与绘画活动一样,都是审美创新活动。只是手工表现美的形式不一样,手工活动是幼儿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的工具材料,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任何人在欣赏一件事物时,如果情绪不一样,那么欣赏的效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现在这里是提到的幼儿的审美,对于幼儿来说,积极的情绪就是关键。在组织活动时就应该注重幼儿的积极情绪培养,注意活动中孩子是否主动,是否愉快的操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活动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手工活动的情感目标就包括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以及追求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渴望等。前面还说到手工活动也是一个创新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新呢?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而对于手工活动,我们应该怎样去组织才能将幼儿的积极情绪贯穿进去,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手工活动开展的更顺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相关的文章,如《手工活动的课前准备》、《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适着将这些文章提出的要求综合起来,就是对一个成功的手工活动的高要求。无论是什么活动,课前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手工活动,课前的准备更是重要环节,也是活动开展的基础与保证。课前准备充足后,就需要孩子有积极的情绪去面对手工活动,让手工活动成为孩子的一个乐趣。对于这个问题,在《让积极情绪贯穿于手工活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它将手工活动的开展分为了三个阶段:意图阶段、构思和设计阶段、制作与装饰阶段。对于这每一个阶段,文章中都提到了情感的贯穿。在意图阶段,他强调积极肯定的情感态度。比如:一位幼儿拿着一张纸,将它撕成纸条和碎片,原先并没有想到要做什么东西,只是出于好奇,这个时候,老师说:“瞧,某某的小手真能干,会变出面条来,老师想吃一口,真香!”其他幼儿也纷纷撕起面条,争着让老师品尝。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积极肯定的情感,引发了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师的影响。从这就清楚的告诉我们教师,只要你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孩子,就能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第二个阶段中,主要是创作经验的积累、操作材料的自由选择和对手工作品的欣赏。无论你是在构思什么,设计什么,创造什么,这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我们的构思,我们的创造,不应该是无任何积累的瞎想。首先,心理学中就讲到了,想象是需要凭借物的。因此,教师在平常就应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