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157
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学习 [摘 要]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露潜存于人体内的“神的本原”,儿童具有活动、认识、艺术和宗教的本能,教育就是促进这种本能发展的过程。以游戏、作业和劳动等活动作为培养教育幼儿的基本形式。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的发展,重视儿童积极活动和发展儿童个性以及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教育的连续性。 [关键词]教育与发展 阶段 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最重要的过程,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 每个家长对幼儿都有一定的期盼,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干一番出人头地的大事。奔着这样的目标,家长从不顾及幼儿的心里想法,逼着他们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学不好,家长就循循善诱。 家长对幼儿的期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出人头地,能够在将来的人生中得到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又或者自己的儿子(女儿)能够成为从高级学府出来的人才,一走上社会就能够被公司的老板一眼看中,从此后吃喝不穷。 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手法。 家长以成才为目标,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东西。作为培养他们的能力以及一些自我条件的培养。但是这种培养家长却没有去问及自己的孩子愿不愿意学,喜不喜欢学,只是觉得这些有用的就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这就是家长所说的为了以后着想。事实是这样吗?我想大概只有等到小孩子长大以后才能够知道是不是真如家长所期盼的这样。 真正教育的意义。 作为家长的心情或许都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真正的教育并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加注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我想这才是每个家长所希望的。 讲述幼儿的天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由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来的内部表现。它是人的整个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中所特有的。所以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与整个世界的安宁。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由此可见,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教育。 2、教学要引导幼儿获得三方面的知识。 教学并不是把一些本不属于幼儿的知识教授给他们,而很多的家长却乐此不彼的认为自己的孩子知道了1+1=2或者更加难得算术题能够正确无误的算出来就觉得很自豪,却完成不考虑幼儿的发展。而我个人认为,教学要引导幼儿获得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关于自己与他人交换的知识;二是关于一切事物的永恒条件及由来的知识;三是关于精神所依附与它的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知识。 幼儿发展的内在要求,幼儿为考虑的基础。 游戏是幼儿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的游乐、嬉戏才能给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足够的满足,足够的知识,也只有游戏才能够让幼儿才能给予孩子精神舒畅生活得到健康和开朗的媒介物。我们应该以幼儿为考虑的基础,让幼儿能够通过游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以及道德教育。